初秋防疫节——七月七
农历七月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和乞巧的习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少部分人还知道它是古代的女节和道家的道德腊日,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是一个传统的初秋采药防疫节。古时七月七,不仅有和端午一样的采药、制药习俗,还有和端午一样的喝菖蒲酒的习俗。直至今天,民间还保留着采药、制药的防疫习俗和沐发习俗。《古今图书集成》录《法天生意》说:“七日采麻花阴干为末,乌麻油浸,每夜擦上眉毛,脱落者立生。”“芙蓉叶可治肿,干为末醋调一味敷肿上,可消。”又云:“七日取百合根熟捣,新瓦器盛之,挂于屋内,阴干百日,拔白以此掺之,可生黑发。”又云:“是日取蜂窠中蜂蛹子一窠,阴干为末,用蜜调涂,可除面皯。”《常氏日抄》上也有很多七月七日采药、制药的记载。如“(七月)七日采蒺藜子阴干捣末,食后服,治眼失明”。又“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阴干捣细,炼蜜为丸,服之令人不老”。《外台秘要》上也有很多记载,如“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收麻叶,捣作炷圆,灸生瘰疬疮上百壮,次烘胡桃松脂研敷即愈”。《本草纲目》也将七月七日作为采集某些药物的最佳时期。如“七月七日取紫背浮萍,日干为末,入好酒消风散五两,每服五钱,水煎频饮,仍以煎汤洗浴……大风疠疾可愈”。还有许多书籍如《千金方》、《图经本草》、《韦氏目录》,《淮南子》、《养余月令》和许多地方志书均有七月七日采药、制药、治病的记载。
七月七日还有沐发的习俗,如《浙江志书•开化县》载:“七夕童男女晨起,以木槿叶春水沐发。”《湖广志书•攸县》:“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七月七除沐发除秽防疫的习俗外,还有在这天淘井,使水清洁和早起汲新水等卫生习俗,这些在《福建志书•浦城县》、《广东省书•西宁县》等地方志书上均有记载。
七月七还有像端午节一样午时饮菖蒲酒的习俗。《常氏日录》载:“七夕将午时,酒服曹蒲一二寸,饮酒不醉。”《千金方》也说:“七月其取菖蒲为末。酒服方寸,饮酒不醉,好事者服而验之,久服聪明,忌铁器。”
七月七日有这么多的防疫卫生习俗活动,所以说它是一个初秋的采药防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