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最适宜的户外运动——登山

作者: 来源: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0日【字体:

 

    在经历了炎夏的闷热后,秋季的凉爽让人们倍感舒适,正是户外运动的大好时机。选择在这个时节锻炼身体,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专家建议,登山是秋季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
 
    一、登山的保健作用
 
    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登山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加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爬山时温度变化较为明显,可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此外,秋日郊游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
 
    登山是一种负重运动,膝关节承受了整个身体的重量,特别是在登上一级台阶关节还未伸直的情况下,又继续登另一级台阶,膝关节一直处于半屈状态,这会对关节造成较大的负担。有骨关节炎的患者不适宜进行此项运动。对年老体弱者,也不可一味强调登山的保健效果。

 

    二、秋季登山有备而行
 
    1、登山前准备
 
    根据个人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登山地点。登山时间尽量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山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空气的温度。体质较弱或病后初愈。以及患有心血管病,如血压较高、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有供血障碍功能较差,头晕、胸闷、心悸的老年人都不宜参加登山。
 
    2、登山中注意事项
 
    登山时,上身向前倾,弯腰屈腹,稳步踏地前进。途中如果出现气喘、胸闷等症状时,不要勉强前进,可以在原地停歇,做10-15次深呼吸来缓解不适,直到呼吸恢复均匀后,再慢速前进。年老有病者宜量力而行。登山时不宜马上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再脱下过多的衣服。
 
    下山时,上身微微凸腹屈膝,重心稍向后移,步速宜缓慢,步幅小而稳妥。尽量避免在山中的冷风口逗留过长时间。以防身体着凉。
 
    3、登山后要多喝水
 
    秋季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后要多喝开水,多吃苹果、梨、芝麻、乳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保持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有条件,在活动之前要适量饮用糖水,以防止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收藏

上一篇:立秋节气饮食之百合冬瓜汤[ 08-07 ]

下一篇:秋天多喝蜂蜜少吃姜[ 08-20 ]

有时候你会觉得暴饮暴食是由负面情 绪引起来的,但事实上,快乐时的行为也 不容忽视了健康,毕竟人生...

    • 职称: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 [详细]
    • 职称: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山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山东中医药大… [详细]
    • 职称: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