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养血类——肺疾咳嗽

作者: 来源: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9日【字体:

1.阿胶

方剂组成:阿胶、艾叶各一两,干姜、赤石脂各三分,当归、附子各一两,厚朴二两,桂、川芎各半两。

制法用法:上为细末,食前热粥饮调下二钱,忌生冷油腻湿面。

主治病症:治脾脏虚冷,大肠滑泄,腹痛,食不消化。

方剂来源:宋·张锐《鸡峰普济方》960-1279年。

 

2.人参清肺汤

方剂组成:地骨皮、人参(去芦)、阿胶(麸炒)、杏仁(去皮、尖,麸炒)、桑白皮(去粗皮)、知母、乌梅(去核)、甘草(炙)、罂粟壳(去蒂、盖,蜜炙)。

制法用法:上等分,咀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乌梅、枣子各一枚,同煎至一盏,滤去滓,温温食后,临卧服。两滓留并煎,作一服。

主治病症:治肺胃虚寒,咳嗽喘急,胸膈噎闷,腹胁胀满,迫塞短气,喜欲饮冷,咽嗌隐痛,及疗肺痿劳嗽,唾血腥臭,干呕烦热,声音不出,肌肉消瘦,倦怠减食。

方剂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年。

 

3.人参定喘汤

方剂组成:人参(切片)、麻黄(去节)、甘草(炙)、阿胶(炒)、半夏曲各一两,桑白皮、五味子各一两半,罂粟壳(蜜刷炙)二两。

制法用法:上为粗末,入人参片拌匀。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更量岁数加减服。

主治病症:治丈夫、妇人远年日近肺气咳嗽,上喘气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语音不出,鼻塞头昏,并皆治之。

方剂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年。

 

4.清燥救肺汤

方剂组成:桑叶(经霜者得金气而柔润不凋,取之为君,去枝梗,净叶)三钱,石膏(禀清肃之气极清肺热)二钱五分,甘草(和胃生金)一钱,人参(生胃之津养肺之气)七分,胡麻仁(炒研)一钱,真阿胶八分,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杏仁(泡去皮、尖,炒黄)七分,枇杷叶(刷去毛,蜜涂,炙黄)一片,痰多者加贝母、栝楼。血枯加生地黄。热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黄。

制法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

主治病症:治诸气郁,诸痿喘呕。

方解:主要用于温燥伤肺,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数等。但在临床运用中,只要出现与肺功能有关的病症如痿证、咳喘、呃逆、鼻衄、咯血、隆闭、便秘、尿血等属燥盛津竭,肺气喷郁者,出现口干、咽燥、鼻燥、舌红光剥,脉细数等症,均可用此方化裁,疗效皆佳。

方剂来源:清·喻昌《医门法律》1658年。

 

5.贝母散

方剂组成:贝母(去心,麸炒令黄)十枚大者,阿胶(炙,燥)、甘草(炙,锉)各半两。

制法用法:上三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临卧煎糯米饮调下。服后去枕仰卧。

主治病症:治咳嗽。

方剂来源:宋·政府组织《圣济总录》1111-1118年。

 

6.阿胶补肺散

方剂组成:阿胶(麸炒)一两五钱,牛蒡子(炒香),甘草(炙)各二钱五分,马兜铃(焙)五钱,杏仁(去皮、尖,炒)七个,糯米(炒)一两。

制法用法: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

主治病症:治小儿肺虚,气粗喘促。

方剂来源: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1119年。

收藏

上一篇:滋阴养血类——肠胃虚弱[ 11-09 ]

下一篇:滋阴养血类——老人虚秘[ 11-09 ]

有时候你会觉得暴饮暴食是由负面情 绪引起来的,但事实上,快乐时的行为也 不容忽视了健康,毕竟人生...

    • 职称: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 [详细]
    • 职称: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山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山东中医药大… [详细]
    • 职称: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 [详细]